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莱盖塞和艾莎·穆罕默德分别以2小时06分15秒和2小时20分33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延续了该国在长跑领域的统治地位开云。
本届赛事路线延续了经典的城市地标穿越模式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,赛道全长42.195公里,沿途吸引了数十万市民为选手加油助威,北京市政府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,提前部署了医疗开云体育官网、安保及交通管制措施,确保比赛安全有序。
埃塞俄比亚双星闪耀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莱盖塞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,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夺冠,赛后采访中,这位26岁的新科冠军表示:“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理想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女子组方面,艾莎·穆罕默德同样展现强大耐力,后半程反超肯尼亚名将杰普科斯盖,首次在中国赛场折桂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尽管未能站上领奖台,中国选手仍交出近年最佳成绩,男子组董国建以2小时08分49秒排名第七,刷新个人赛季最好成绩;女子组张德顺则以2小时24分11秒位列第五,距离奖牌仅一步之遥,国家田径队总教练王斌赛后评价:“本土选手的进步证明科学化训练初见成效,未来有望冲击更高名次。”
赛事创新与公益结合
今年组委会首次引入“绿色马拉松”理念,赛道补给站全部使用可降解材料,完赛奖牌采用再生金属制作,赛事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发起“奔跑助力乡村体育”计划,每完成一位选手的奔跑,组委会将向偏远地区学校捐赠体育器材,这一举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公开点赞。
业余跑者书写感动故事
在专业选手之外,大众组同样不乏亮点,72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5小时22分完成个人第100场马拉松,成为本届赛事最年长完赛者;视障跑者李伟在陪跑员协助下突破4小时30分,创造特殊群体参赛最佳纪录,来自德国开云平台、日本等地的200余名“慈善跑者”通过参赛为儿童医疗项目筹款超500万元。
未来展望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勇在闭幕式上透露,2025年赛事将升级为世界田径白金标赛事,并计划增设“京津冀协同发展”特别组,邀请三地跑者同场竞技,国际田联代表马克·汤普森评价:“北京马拉松的组织水准和城市参与度已跻身全球顶尖行列。”
随着夜幕降临,奥林匹克公园的灯光秀为赛事画上句号,这场融合竞技、文化与公益的体育盛宴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蓬勃活力。